何以而有此妙?只因摄生有道之人,一身正气,邪不可干,身心内外,皆无受死之地,无下手加害之处,所以虎爪、兕角、兵刃皆不能入。
世间之人,孜孜为名,汲汲为利。
贪衣食之华丽丰厚,爱口味之肥甘,好外表之虚荣,贪假幻之名利。
这一切都是贪心所使,却不知一切私心妄念,尽是求死之路。
私念一起,死神立即响应,当下使你心迷。
意动情生,死地坟墓,立即自此而掘。
不仅虎兕兵刃之害不能远避,奇灾异祸亦难躲藏,防不胜防,无有安全之处。
天堂地狱,皆从心上安排,生死出入,皆从性中了断。
抱神以静,不使七情六欲乱其志;以静制动,不使六贼害其心。
修养到此等天地,情欲之樊笼方可出,生死轮回之苦方可了。
世人皆爱艳花,但花无百日红,何不栽培自己心中的莲花?心莲四时不谢,八节无停,永无凋谢之期。
人喜清新空气,然而现时俗气尘埃日重,若不清理自己心中的阴浊之气,久之身中天昏地暗,性命遭殃,自趋死地。
清轻之气上浮为天,污浊之气下凝为地。
人若能摒(bing)弃贪心浊欲,方可得太和中气,入于生生之道,远离苦海深幽。
此即“以其无死地”
之义。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主论生死之道,并述人物生死常然之理。
乃是太上见世间贪生太过之人,多有姿情纵欲之事,贪生反而入于死地。
指明“出生入死”
之关要,使人知诫而自悟。
性命之来谓之“生”
,性命之去谓之“死”
。
性属阳,命属阴,在天曰“天命”
,在人曰“性命”
,性与命本是一。
以理言之,其理则一。
以阴阳动静言之,则一而为二。
人之性命,有生有死,理气禀之于天命,气质受之于父母;理生于气,气合于理。
降本流末,互为根柢(di),生生之道自此而始。
所谓死者,只因世人终日凿丧道德,轻生循死,自暴自弃。
不能自贵其形,不能自珍其气,不能自爱其神,不能自保其命。
元炁不固,百神耗散,此皆是取死之道。
长生健康的关键,就在于气与炁上下功夫。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浑如醉。”
欲修长生,对于屋破药枯,爻损命亏者而言,应重点穷通气和炁之理。
通了此理,明了此法,就如前人所云:“屋破修容易,药枯生不难,但知归伏法,金宝积如山。”
修可以改变全息体之质,炼可以改变全息体之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