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多斯拉克人正在迁徙,另一边的日月军团也在拆除临时营地,用不了多久也要开拔了。
根据与潘托斯的协议,他们会把北方的一座小城镇移交给日月军团。
潘托斯早年间也阔气过,它最初是瓦雷利亚人建立的贸易前哨。
快速发展后很快吞并了周围的土地,从平地至天鹅绒丘陵,小洛恩河到狭海,几乎包括了整个古安达斯故地。
后来与布拉佛斯爆发大战,两个城邦在两百年间进行了六次大规模战争。
而战争的原因除了奴隶制度,还包括两城之间的肥沃土地和水域的控制权。
布拉佛斯实力强劲获胜四次,潘托斯在赢下最后一战后,当时的亲王内沃·内拉提斯说服了总督们求和选择了妥协。
特别说一下沃克森·内拉提斯总督就是他的后代。
潘托斯人放弃了沿袭数千年的奴隶制度,还限制了自身武力。
和平协定中规定潘托斯不得超过一百艘战舰,不得雇佣佣兵、与大型佣兵团订立合同、或保有任何超出城市卫队的军队。
潘托斯的势力衰退,北方的殖民地大多数都处在半独立状态,移交给刘远的城镇名叫哈罗德。
地处在小洛恩河西岸,背靠安达斯丘陵,原本属于内拉提斯家族的势力。
那里只有千余人口,当地的居民依靠捕鱼和开采山上的石灰石为生。
刘远把军团一分为二,派遣一个战兵营,五个辅兵营,五个骑兵营护送家眷和普通奴隶前往哈罗德镇。
其他的军队跟随潘托斯的官员,去了多斯拉克人之前驻扎的海边行宫。
另外根据协议两个骑兵营的指挥权交给了潘托斯,伊利里欧此次立下大功,而沃克森则提供了领地,所以他俩开开心心的各自掌握一支骑兵,在议会中的话语权更加重了。
刘远作为贵宾自然住进了城中,就连他带几百人的卫队,所有人都当做没看见。
他也见到了潘托斯亲王和其他六位总督,西里西斯已经年近七十岁,估计也没几年好活了。
潘托斯的总督是选出来的,来自城里的权贵家族和富商巨贾。
他们都想和刘远拉拉关系,但是刘远懒得和他们一一应付,直接开了一场宴会,一次性的把话都讲清楚。
其实这些人的诉求也很简单,商人们想扩大生意挣更多的钱;至于那些权贵家族,潘托斯城邦下属千人以上的城镇有七十三座,村庄二百二十五个,人口从五六千人到刚刚过百都有。
原本都是由四十家族的成员和派遣的官员管理的,自从八十多年前潘托斯的势力衰退,城防军无法出城。
这些城镇有很多都出现了官员割据化的现象,上交的税金也越来越少了。
总督议会派遣的许多官员被当地人员架空,什么都干不了,最后灰溜溜的被赶回来。
还有一些官员直接在路上就被干掉,他们的人头就被穿在木桩上警告后来者。
刘远借给总督议会的上千骑兵,刚好避开了与布拉佛斯的和平协议中的雇佣兵条款。
虽然名义上骑兵的任务是用来扫荡匪徒,保持商路畅通。
但到时候匪徒如何定义还不是他们说了算,正好之前很多官员遇害,缉拿凶手合理合法,如果被同伙阻拦那么出手也是应当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