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自己倒也可以将这事不花朝廷的银两就将事情办成。
但是,不花朝廷的银两得花其他人的银两啊。
乌云娜虽然在心里骂着胤禛小气,不过她也知道胤禛想要不花钱就修河堤也是因为想要将赈灾的银两全部都花在那些灾民身上,至少是真心想要为百姓好的。
于是,乌云娜开口道:“也可还记得,之前妾身就说过的以工代赈的法子。
除了以工代赈,爷还可以向当地的富户募捐,让当地的富户出钱来修这个大坝。”
胤禛道:“这些富户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将钱拿出来,娜娜莫不是在寻爷开心。”
乌云娜继续道:“爷,你听妾身说完吧。
爷可以让当地的富户自己来认领愿意修多少里的河堤。
由朝廷负责出水泥和工人的粮食,富户负责出工钱,待河堤修成以后,也可以让人在河堤口立碑,将每家出了多少钱修了多少里路刻在碑上。”
胤禛闻言,道:“这给他们立碑又有什么用,这碑难道还能折合成银两不成,这碑有什么利益可得。
商人可是最重利的。”
乌云娜道:“也可真是不做生意,不知道这名声在生意人中的重要性。
这立个碑就可以让百姓们都知道他们在这次水灾中出了钱出了力的,百姓有什么想要的自然是会去这些人家的店铺。
而且,立个碑这可以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的。
这些人家以后在当地可以说是流芳百世了。
爷若是不信妾身说的这话,可以去问问九弟,他也是个商人,最能理解商人的想法了。”
胤禛道:“既如此,娜娜将具体的章程给爷仔细讲一讲。
一会爷再重新整合一下将章程写成折子给皇阿玛去看。”
乌云娜闻言,便一一将事情都讲给了胤禛,道:“爷可以将河堤分为一公里一段,让富户们自愿前往衙门认领愿意出钱修几公里的河堤。
由朝廷出水泥和工人的口粮,富户们出工钱将河堤修好。
待河堤都修好了以后,爷在让人岸边立一个碑,将哪家人修了几公里的河堤一一地刻到石碑上。
若是可以,爷还可以请皇阿玛给认领最多的一家写一个褒奖的圣旨,前十家的其余九家一起给一张圣旨。
这样怕是大家都想要争那个第一了。”
胤禛细细的想了想以后,觉得乌云娜的想法很是可行。
于是,便赶忙道:“多谢福晋支招了。”
说完以后,连饭都没来及吃,便匆匆忙忙的走了。
回了前院书房的胤禛面色凝重地坐在书桌前,他轻轻抚平桌上的纸张,提起笔,蘸满墨汁后,开始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书写起折子来。
他那深邃而专注的目光紧紧盯着纸面,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刻入其中。
随着笔尖与纸张的不断摩擦,一个个工整而有力的字迹逐渐浮现出来。
胤禛仔细回忆着在乌云娜那里所听到的关于如何能够不用银子修河堤的章程,那些话语如同灵动的音符一般在他脑海中跳跃。
他用心斟酌着每一句话的表达方式,力求将这个重要的信息准确无误地呈现在折子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胤禛却浑然不觉疲倦。
他时而停下笔思考片刻,时而又迅挥动笔墨继续书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