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十二月,一艘名为"
伯兰号"
的英军三级战列舰正静静地停靠在珠江口外。
此刻,一场充满了讽刺意味的欢迎仪式正在举行。
这场仪式的参与者分别是英国海军和清朝的钦差大臣们。
由于英军的主力舰队仍在北方作战,而留守在珠江口外的这艘三级战列舰则是从之前的舟山、定海一带战区率领部分舰只返回的。
这批英国海军由一个名叫理查德的英国海军中将担任最高领袖。
就在几天前,这位理查德将军派遣使者抵达虎门,向当时的两广总督、清朝钦差大臣以及议和特使琦善发出了邀请。
他们邀请琦善登上伯兰号,一同参观英国海军的军容军貌,并希望通过这次访问来增进中英两国之间的友谊。
然而,实际上,英国人的真实目的显而易见——他们想借此机会炫耀自己的强大实力,以恐吓那些无能且怯懦的满清政府官员。
琦善接到理查德的邀请之后,心中忐忑不安,但又不敢拒绝,经过一番匆忙的准备后,他便踏上了前往珠江口的旅程。
刘牛早有所知,于是主动向琦善请求同行。
琦善看着刘牛那魁梧的身材以及他身后那群训练有素、剽悍勇猛的亲卫兵卒,心中顿感踏实不少。
于是,他欣然应允了刘牛的请求。
然而,琦善并不知道,这一切实际上是陈连升、刘牛和陆壮精心策划的结果。
陈连升和陆壮留守虎门,继续运用龙神宗的力量渗透中下级武官和普通士兵,并通过各种手段,如威胁、利诱等,来拉拢中高层将领。
而刘牛则跟随琦善的钦差仪仗队,前往珠江口停泊的伯兰号,其真实目的是侦查英军的兵力状况。
因此,刘牛此时暂时担当起了琦善的护卫角色。
只见他腰横一柄标准的大刀,右手轻松地搭在刀柄上,眼神犀利,犹如猛虎一般威风凛凛。
他紧紧跟随着琦善的步伐,站在琦善的右侧,与另一名来自京城的禁卫形成左右对称之势,在他们身后,则是其他的兵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