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先生当时名气已是十分的大了,他名气大不是因为学问,也不是因为官职,其实他是一介布衣,而是因为他当年久试不中。
不中的原因也不是他不会文章,而是他太会闹腾。
每次科考,都有规定命题,而且也只能行八股论经之文。
他却是每次都不按常规出牌,不走寻常之路。
你要经文论述,他来诗词歌赋;你要治国之道,他来旅游攻略。
有一次,他竟画了一幅人物水墨图,图中三位主考一一在列,歪头斜脑,丑目乖张。
气得当场三位主考大人,晕过去两位。
只剩一位,偷偷把此图笑纳,藏匿不现于人前。
十年后,这位主考大人就靠拍卖此画,得以养老无忧。
他的字是一绝,他的画是一绝,所以又号称“天下双绝”
。
至于真正的学问如何,他的学生严先列也是说不太清,只是一个劲说,帝师非他莫属!
非他莫属!
皇太后派人去请这位“双绝”
之士时,还费了一些曲折。
原来,这位“双绝”
之士久试不中后,便被当时的江南富商严府请去当了私塾先生,教出了一个名誉天下的严先列。
后来他的学生高中了,步步高升,他却成了一只闲云之下的野鹤,遨游天下去了。
太后广发文牒,四海搜寻,终于在东滨之地泽州某道观中找到了他,据说是他与观中老道下棋,输了银两耍赖不给,被人家给扣下当了人质。
找他的人帮他还了赌债,好吃好喝将他请到圣京,却硬是不肯进宫,只是给太后写了一张小纸条,叫人卷好,送进宫去。
太后看后,哈哈大笑,说:
“赏严侍郎推荐有功,帝师确实非此人莫属!”
当纸条传到当时的太子手上时,太子大怒,摔碎了好几个价值连城的花瓶瓷器,一张少年意气的脸气得成了紫肝色。
可太子气归气,却不得违逆太后。
转念一想,不就是又一文弱老迈之庸儒么,有什么可怕的。
打将出去就是,他自己受不了了自然逃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