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叹了口气,眼里含泪道:“我去之后,终南山大小事物尽皆明远担当,也算是继承我位。
无极,西蜀之地,天府之国,有青城山草庐,为我太平草庐的一处圣地,当年神宗皇帝赐封给我,我让一人打理至今,他就是费无天,便是如今青城山掌门人。
无极,有件事要告诉你。
不过此时不合时宜,今晚午夜到我这里,为师亲口告诉你,好也不好?”
说话间,微微一笑。
费无极听了这话,早已泪流满面,喃喃道:“弟子听从师父安排!”
张明远泣声道:“师父!
弟子恐怕不堪担此重任。”
顿时目不转睛,看向李长安。
李长安叹道:“你是堂堂七尺男儿,生于天地之间,如何这般怕担重任?男儿要有所作为,此乃大丈夫也。
莫要推辞,为师望你能把终南山发扬光大,不负为师教诲。”
张明远低下头,泣不成声。
李长安又看着扁头、阿长笑道:“扁头,阿长。
你二人跟随为师多年,今日我也算不负你们父母之托了。
扁头留在终南山,以后回东京祭祖也方便。
阿长故乡在成都府,就去青城山,也算回归故里。
望尔等好生帮扶你两位师弟,发扬光大本门!”
扁头道:“师父,不要说这些话了,俺们都明白的,明白的。”
说着就点点头,眼里含泪,神情恍惚。
阿长忙道:“师父好好歇息,您一定会好起来的,不要吓唬我们,我知道您会好起来的,您总是开玩笑可不好。”
擦了擦眼泪,摇摇头。
张明远、费无极、阿长、扁头还有座下弟子们已尽皆泣不成声,李长安也是老泪纵横,顿时不觉泣声一片。
张明远紧紧地抱着李长安,不肯撒手。
李长安拍了拍张明远的胳膊,神情肃穆之际,笑道:“明远,为师传给你一首诗,此乃东坡先生当年在凤翔府,公干之余,游我终南山楼观台所作,这是苏东坡亲手所书的真迹,牧童明乐从黄州带来,交给为师,乃是我太平草庐的传家宝,要世代相传,切记切记。”
随即拿出一副字帖,看了一眼,吟诵道:
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
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张明远听了,赞道:“好诗,好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