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东京说书人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本官以为子虚乌有,结果童贯的一个心腹醉酒之际,祸从口出。
此事败露,本官便知道了。
蔡京见皇上喜好奇花异石,就让朱冲父子操办此事。
不久,朱勔即将三株奇异的黄杨运进宫苑。
趁着皇上高兴,蔡京把朱勔引荐给了皇上。
此后童贯安排朱勔全权负责苏州‘应奉局’,专办采贡。
朱勔得此机会自然干得卖力,便博得了皇上的垂青。”
种溪好奇道:“大人,黄杨有什么特别之处,居然让龙颜大悦。”
种浩道:“皇上真是奇怪,对花草树木居然也动心。
莫非花草树木都修炼成精了不成,太可怕了。”
张叔夜介绍道:“世人不知并不奇怪,有人听说也不足为奇,但皇上眼里,黄杨可是稀世珍宝。”
种溪摇摇头,叹道:“我可不懂这个。”
费无极也不以为然道:“我更不懂了。”
张明远道:“黄杨莫非就是黄色的杨树?”
种师道笑道:“老夫实在不知,想必张大人一定知道。
还望赐教,让我等大开眼界。”
张叔夜摆了摆手,叹道:“略知一二,皮毛而已。
至于黄杨与杨树是否为一家人,本官也不好妄下结论,毕竟这园林也是一门学问。
皇上自然会滔滔不绝的道出其中奥秘,本官就自惭形秽,不敢班门弄斧了。
本官只是知道,这黄杨盆景树姿优美,叶小如豆瓣,质厚而有光泽,四季常青,可终年观赏。
黄杨盆景,枝叶经剪扎加工,成‘云片状’,平薄如削,再点缀山石,雅美如画。
黄杨春季嫩叶初发,满树嫩绿,十分悦目。”
种师道笑道:“老夫也看过一些书,听说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
苏东坡有诗为证,正道是:‘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
张叔夜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众人一再催促,张叔夜喝了口茶,笑了笑。
张明远和费无极又催促,都想知道黄杨的故事,种浩和种溪也齐声道:“大人,还望赐教。”
种师道也捋了捋胡须,饶有兴致,众人都看向张叔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