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怎么样我还没发邀请邮件。”
庄辰放下手中的咖啡说。
“过几篇这位学者发的文章,还不错,挺有想法的一个人。
不是那种逮着一个套路,注水发文章的学者。”
宋瑾回忆了一下自己对这个学者的了解。
科研领域其实也有套路。
有些学者可能很多年都在一个套路里来回转圈,按照一个模式,换个分子或者脑区或者疾病,连续发一些还不错的期刊。
比如在这种疾病中有用的分子,他们会立刻紧跟潮流放在另一种疾病里研究。
这样做不是说不好,但总归是少了些勇于创新和突破的精神。
“是,我跟你的法一致。”
庄辰点头。
“上次我们吵架的那个学者,你不打算邀请了”
宋瑾一边翻着文件,一边问。
那场争执两人后来都没有再提起,也没有谁耿耿于怀。
很正常的学术争论,各自观点和立场不同罢了。
“暂时不邀请了。
考虑到听讲座的大部分是学生,他们估计对那个学者有些了解,可能也会有抵触情绪。
再等等吧,以后他的成果能不能都被证实,或者他自己对曾经的错误愿不愿意当做教材一样来承认。”
庄辰说了自己的想法。
宋瑾扭过头,着他,“这次准备邀请的学者我没有意见,那讲座是你来主持还是我来主持”
学者是外国人,到时候免不了要用英语交流。
宋瑾没出过国学习,对自己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并不那么自信,特别如果对方要是还带有口音,她来主持的话会很艰难,压力也会很大。
可是,这本身就是她自己的短板,是时候要重视了。
推得了这次,那下次呢以后呢
庄辰像是透了她的心思,“这次我来主持,你先歇歇。
到时候你多提问,我很期待学者被你难倒的样子。”
宋瑾头偏向一侧,抿嘴笑起来,“要是他被我难倒,你作为主持人还得帮他解围呢。
要是你也不能解围,场面会很难啊。”
“那参会的人应该会很开心到两个男人被一个女生难倒的场面,不失为一次有趣的讲座经历。”
庄辰低头笑起来,紧绷的心也放松了不少。
宋瑾也跟着想象了一下那副画面,哈哈大笑起来,“好,我好好准备,争取能难倒你们。”
她笑了,他心里稍微放心了一些。
至少她现在走出这间办公室,不是自责和担忧的模样。
接着又聊了会讲座的事。
过了会,庄辰说“想听关于这位学者的八卦吗”
宋瑾正在咬三明治的动作顿住,侧过头,瞪大眼,像是怪物一样着旁边的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