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秦铭虽感到某种程度的被剥夺了参与经商的权利,但他理解了这其中蕴含的考量。
虽然自己未能主导自己的发明市场化过程,但其身份仍然被李世看作了商业中的次等存在,这让秦铭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与他人的区别——这无疑是对自身尊贵的尊重和保护。
尽管无法独自主宰财富增长路径,但秦铭深信,这决策的制定背后充满了对于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的长远考虑。
因此,他选择了接纳和支持。
关于秦铭来说,这些身份和高下之分并非他所关切的焦点。
事实上,他并未缺少财富。
嬴政赐予的宝物已足以供他运用,加上对资产需求不多。
然而,在一番深思熟虑后,秦铭仍答应下来,“君上,我可以做。”
他接受这一职务的理由,自有自己的考量。
研究所势必会壮大,未来将是一个巨大的贪财之源。
自产财,不须再倚靠嬴政的资金支持;同时借助於蜀山这个幕後背後力挺的角色,
为建立个人势力打开局面,也为自身带来财富。
且,自制自费的原则也相当适合。
嬴政得知秦铭的意见,颇感欣慰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後,只要专注商务发展就行,
其它杂项工作本宫将派人协助妥善处理。
」
并附加了一个微小请求:务请从富豪处汲取庞大资金。
「即便六国虽灭,
富豪们依然在大秦皇朝里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清除。
而我相信您的实力,应该能在这之中取得重大收益,不用期待财宝回到国库中,
也不求资金流入庶民之手,只需进入贵手,本宫已觉十分满足。
」在某些意义上,嬴政实际是在寻求掠夺富豪的资财。
「重视农业,抑制贸易」的论点,确实要因时制宜。
「商人不能产生粮食与必需品,
只是将物资源源不绝地转移。
」
当面馈粮短缺时,这种政策合宜。
「不过,如今大秦的粮食供给再不需忧虑,
商人的角色就显得格外重要,他们可以激发物质及科技的流通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