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讲求的礼,其实质是一种社会秩序规则,
仁,则是无上的德行准则。
自然,礼中有高低差序,如君尊臣卑、夫主女附的格局分明。”
“”
“春秋争战中,诸侯为了称霸逐鹿天下,偏重实力和利益,未将儒术以礼和仁的思想全面采用。
对他们而言,承袭的是周朝的礼仪核心——崇君与爱族。
於是诞生儒家提出的‘正名’概念。
执掌国家者务必符合君王道义,从政之人须契合臣臣职责,父亲该履行父教,儿子需恪守子规。”
“”
“正名云:
名不正则言不明,
言不明则事物无成,
事物未成则礼乐兴旺不得;
礼乐不通,则赏罚失调,
失调之余,如鸟兽失其栖身之地。”
“”
听着秦铭的讲解,张良全神贯注,仿佛穿越回初入儒家聆听荀老教导的那一幕。
在他眼里,秦铭的形象已与荀老融为一体,而自己变成了当年勤奋向学的学生。
片刻的恍神后,张良意识到秦铭先前所述仅懂儒学三分,如今听起来何止三分,简直是满满的十分知识!
可能在他的认知里,张良所理解的儒学只有一半。
一时间,张良念头急转:倘若能让秦铭成为儒家一员……他的心境突然起了波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