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懂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的道理,秦铭在解除危机后才揭露关于自己被视为暴君的事理,正符合这个原则。
如果早些说明,秦铭记入嬴政心中是为了保全性命;但在确保自己安然后吐露真意,则让嬴政认为他确实是出于肺腑之言。
如此,嬴政自然愿意相信,后代人们的评价也大概如此。
看向秦铭,秦王说道:“你名叫秦铭对吧,秦铭,你的名字我记下了!”
他又继续道,“你学识渊博通礼仪,想必博览群书如同书斋的读书人。
奉常一职有博士的职位,如果考核合乎要求,那里或许就是你的合适之处。”
明显看得出来,秦铭记起心意的话语让嬴政心情愉悦,开始亲力为秦铭安排仕途。
尽管说需要合格才能给予,但是由开创者秦始皇提出的要求,何人敢说自己不合格?简直成了笑谈,哪怕不合格也必当合格!
就连太子扶苏也为秦铭安心不少,充满尊敬地看着他的父亲。
心下感叹:“父皇果如其名,非我能仰及,只要父皇尚在,大秦便可屹立不倒。
更为惊讶的是,父皇宽容地接受了秦铭冒犯的言论,并对此颇为赞赏。
这是出人意料的行为,若换作平常,说出此番话的早已化为灰土。”
稍作冷静后,嬴政带着期待目光凝视秦铭:“你说我贪生怕死,求永生不灭。
其实,我自己也的确这么做。
当年我命令三千男男往东瀛寻长生药,可惜一无所获。
如今,朕想问秦铭你,此后我可以永生吗?是否可以与你在同一时代存活?”
面对这个问题,秦铭深感无奈,他轻摇其首叹息道:“陛下,不仅仅是你,世间无人能真正长生。
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我那个时代,长生都是妄想。
平民到了五十岁知天命,贵族家族可能活得较长,七十已算古稀之年。
原因显而易见,平民自出生便承受劳累,而贵族们生活安逸,无病无灾自然活得长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