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清理涉密文字资料,接触的涉密文件,要及时清理,需要归档的要及时归档,不能私自留存。
在离岗及调任时,要对自己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清理,在保密办的监督下登记、交接,不留隐患。
在各种场合不谈论、不分享涉密信息,确保不泄露任何与工作有关的敏感信息,关键岗位人员,更要减少个人信息被泄密的风险。
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擅自复制、翻印、传播涉密信息,不携带涉密载体进入非涉密场所。
加强保密的自我监督,确保个人行为符合保密规定。
积极接受所在单位、上级机关和保密部门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提升保密技能掌握保密技术,了解掌握保密技术,如加密、传输和存储涉密信息的技术手段,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
关注保密工作的最新动态和法规政策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保密知识和技能。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涉密人员可以逐步养成并保持保密习惯,确保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安全。
保密习惯的养成是确保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安全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帮助涉密人员养成并保持保密习惯
对涉密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明确自己的保密责任和义务,增强保密责任感。
了解保密范围,清楚自己所接触、处理的信息属于国家几级机密,做到心中有数,不越雷池一步。
涉密文件应专柜存放,专人管理,借阅、复制、销毁等环节应有严格的审批和登记手续。
口头保密,不在公共场所谈论涉密事项,不向无关人员透露涉密信息。
掌握加密、解密、防窃听、防偷拍等保密技术,提高防范能力。
加强保密自我监督:涉密人员应时刻自我监督,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保密规定。
相互监督:与同事之间相互监督,发现违规行为及时提醒和制止。
对在保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大家积极参与保密工作。
对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基地和工区内人员逐步养成了保密习惯,有了这些措施,别说周边老百姓,就是当地的党政军干部,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政审、受邀,才能到达防区,禁区绝对不能进入的。
第二节
除去一连全部,三连少部在防区负责警卫以外,从1号哨所开始,禁区里面依次驻扎着二连、三连、工兵连、骑兵连、火车连、装卸连和技术保障站,连队间有的相隔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就是一起参军的战友,自从进入到禁区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整个qh省,党政商学兵,上上下下,都对这只部队有着一种十分崇敬和神秘的感觉,到年节的时候,也有剧团、歌舞团来这里慰问,但活动的范围只限于司令部大礼堂的周围,其他地方是不能越足的。
后来青海原子城的项目解密后,人们才慢慢的知道了,原来这个部队是和我国最尖端的国防科研项目――原子弹,有着直接的联系,从研发到组装、储存、运输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