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66章 州桥明月(第3页)

种浩道:“可不是,我看这是故意羞辱。

往往年轻气盛之人,总看不惯那些大人物,如若有了机会,定要肆意羞辱一番,这叫做自甘堕落。”

种溪白了一眼他们。

种师道又接着道:“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

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当苏东坡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一党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进行了严厉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苏东坡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

此言一出,张明远诧异万分。

费无极挠了挠后脑勺,叹道:“这可如何是好?”

种师道摇摇头,苦笑道:“苏东坡被逼无奈,只好再度自求外调。

没曾料想,他这一去,就再也没回过东京,便是与东京永别了。”

听了这话,张明远嘘唏不已,费无极愁容满面。

种浩黯然神伤,种溪若有所思。

四人齐声道:“后来怎样?”

种师道叹道:“他先是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大唐的白居易。

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

不久即元佑六年八月,又因为政见不合,调往颍州任知州。

元佑七年二月,任扬州知州。

元佑八年九月,任定州知州。

这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

绍圣元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

费无极道:“后来如何?”

饶有兴致的看向种师道。

“绍圣四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儋州。

在我大宋,如若放逐此地只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罢了。

当今皇上即位后,苏东坡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四月,朝廷颁行大赦,苏东坡复任朝奉郎。

北归途中,苏东坡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说到这里,不觉仰天长叹。

张明远等人也感慨万千,不觉黯然神伤。

原来苏东坡去世之际,便是张明远和费无极离开终南山地宫之时。

种师道黯然神伤,张明远和费无极自然也心领神会,毕竟当年师父李长安也曾对他们提及过苏东坡的许多故事。

张明远应声道:“我知道苏东坡给自己写了一首挽联,算是自画像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