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长安听后赞不绝口。
众人再看李长安,只见他仰天长叹道:“还是大唐李太白来的颇有风韵,所谓‘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众人颇为赞同。
一时间,忘却方才不快,自然更相和睦,喜乐无比。
“不知有什么文章,倒比诗词歌赋来的酣畅淋漓。”
李长安问道。
“写荷花的文章,大唐颇多。”
张明远道。
费无极道:“我大宋也不少。”
种浩道:“不知哪位大家写的好了,毕竟荷花的文章还是有不少的。”
种师道忙道:“要说关于荷花的文章,老夫目下虽一介武夫,不过当初和一些文官接触时,倒也听过大学问家周敦颐的文章,叫做《爱莲说》,只是久经沙场,过了许多岁月,近来又不曾熟读,记不得许多字句了。”
张明远道:“这倒不难,我倒背如流。”
费无极道:“我不但倒背如流,还会书写出来。
不敢说一字不差,可也游刃有余,你们信也不信?”
正在此时,只听的是,有人业已朗诵开来:
水路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众人看时,原来是种溪正在念念有词。
李长安抚掌笑道:“果然孺子可教,文武双全。
溪儿为何不作画了,有空出来荷花池坐坐?”
种溪道:“作完了画,出来透透气。
再说肚子也造反了,还要美食来镇压一番。
我方才便是去画荷花,准备送给明远哥哥和无极哥哥,权当见面礼。
不似哥哥,见面也两手空空,岂不是没有情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