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四双亮晶晶的眼神想忽视都很难,“哪道题?”
有问题的时候才会这样的眼神,小芽都习惯了,“哇哦真是太好了芽姐,我们四个都错的是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问,刚才我们讨论了好久都不对,你给我们讲讲。”
陈钰直接说。
小芽拿出自己的试卷摊开,看了下最后的问题就知道这四个小伙伴是哪里有问题了,于是说到:“这道题最后考的是数论,先证明引理:平面上两条直线k1k2的夹角<k1,最后就得出结论了。
懂了么?”
说完抬头看看四位小伙伴。
“奥,我知道我们错在哪里了,q在a1b1c1上,过q做a1b1c1的切线q,我们都把切线做错了,一步之遥,结果怎么会对呢。”
张博文觉得小芽这样讲解完,整个思路都清晰了,再看看人家的满分不能比,不能比。
孙老师正好也走了进来,看着这样的情景也很是欣慰,五人立即坐正立即收起心思进入下一轮的复习中,每天早上下午都是课,排的满满的,加上小芽还要去复习物理,于是一周数学一周物理,半个月下来,小芽都瘦了一大圈,每天学到晚上12点才入睡,有时给夏初晴查缺补漏,就直接2点以后了。
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五个孩子的变化,考试的难度越来越高,学生的成绩也逐步的提升,孙老师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五人轮番去问问题,最后再总结练习,直到最后掌握了才罢休。
甚至有时食堂吃饭的时候五人会因为一道题直接讨论,如果无果就直接端着饭碗去找孙老师。
直到知道解题思路后才会巴拉宛最后已经完全冰凉了的饭菜。
甚至张博文和陈钰因为一道题直接在教室讨论的面红耳赤,直到旁边教室老师听见争吵声出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每到这个时候那个老师总会双手环胸,笑着看着两个学生讨论,直到有人通知孙老师过来才会笑着走进自己的教室。
20天的时间很快的结束了,最后一节课小芽五人以为会是考试,早早准备好了稿纸,没想到孙老师什么都没拿的走了进来,还是那个姿势,站定后说到“今天最后一堂课,我们不讲其他的,也不考试,而是我想给你们分享几个小故事,当然我只是分享,关于你们之后自己的想法我不想知道,只要你们问心无愧就可以。”
五人看着孙老师今天格外沉重的心情,表示之前一贯严肃的神情其实也不错,今天的神情沉重中的落寞,甚至是悔恨,小芽觉得格外刺眼。
“我们的国家在经过那么多的苦难中才走到今天,这其中离不开很多人,有我们父辈甚至爷爷辈或者更高的辈分的人一把镰刀,一个铁锹赶走了入侵的敌人,才有了完整的国土,再后来国家一穷二白,科技落后,国际敌对虎视眈眈,国外的学子纷纷回国,共建贫苦的国家,我们才站稳了脚跟,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边疆我们有不畏强敌的华国军人,科技我们有不断钻研的科学家,教育我们有那么多不断探索的老师,农业我们有了自己的农科院,五千年的农业大国,但我们还没有摆脱国际其他国家的限制,我们的国家还需要更加强大,才能保护我们的人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