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不仅向曹操抛出橄榄枝,也想弟弟袁术能够支持立汉宗室刘虞为帝。
但是袁术见汉室逐渐没落,不甘心继续效忠汉室,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殚心竭虑的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袁术不愿听命于袁绍,于是托辞公义不赞同袁绍的提议。
豫州刺史孔伷退兵不久即病死,袁绍就派周昕为豫州刺史,想接收豫州,并夺取孙坚原先占领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将豫州南部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袁绍、袁术两人的积怨终于撕开最后一块遮羞布,兄弟翻脸,兵戈相见。
袁绍的盟主牌位还在那放着,群雄大多依附袁绍。
袁术为了对抗袁绍,对外宣称自己才是袁氏一族的嫡传,庶出的同父兄长袁绍只配得上袁氏家奴。
袁术又与北方幽州的公孙瓒以及徐州陶谦结盟,图谋与袁绍相互争霸。
袁绍不甘示弱,他联合荆州的刘表,在南面钳制袁术,又连续提携小弟曹操为东郡太守和兖州牧,作为自己与徐州陶谦和豫州袁术之间的屏障,自己则专心去应付幽州的公孙瓒。
两兄弟之间较劲,受伤的永远是第三者。
最先开辟的是南方战场,袁术首先发难,他命令孙坚率军攻打刘表。
孙坚与刘表交战,开始很顺利,把刘表打得节节败退。
大意的孙坚以为荆州可定,自己亲自上阵,结果中了刘表手下大将黄祖的埋伏,被乱箭射死,也算圆了他当初的誓言,孙坚的儿子孙策和手下大将程普、黄盖等拼死抢回孙坚尸体。
孙策发誓要给孙坚报仇,由于力量不足只能继续依附在袁术手下。
第一次交锋以袁术军失礼告终,然而孙坚之死对袁术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和损失,反而是袁术兼并孙坚的部众,使原先的依附关系彻底变成了袁术的下属。
刘虞的儿子刘和奉命回幽州去见刘虞经过南阳,袁术如获至宝,诈称路上不安全,让刘和留在南阳,自己派人前去联络刘虞,实则作为人质软禁。
刘和看出袁术另有企图,装着每天花天酒地骗过袁术,等他放松警惕后逃跑到袁绍那里,又被袁绍留下。
吕布把老婆孩子都丢了,狼狈逃出长安,如同丧家之犬。
不久就得到消息,李傕郭汜等占据长安,王允自杀,吕布无处可去只能收敛,手下约千余骑居无定所的漂泊,没有粮草就四处劫掠度日。
想起自己杀死董卓算是给袁氏报了仇,于是前去投奔袁术,不料袁术埋怨吕布反复无常,责怪他纵兵劫掠,傲慢无礼,连面都不肯见,吕布无奈又带领手下前往河北投靠袁绍。
袁绍从兴兵讨伐董卓开始就一直有自己的打算,因此颜良、文丑、高览、韩猛等大将一个也没有带来。
他的计划之所以没有付之于实施是因为两点:一是还不清楚诸侯的态度,以及现在自己在诸侯心中的份量;二是讨伐董卓,至少要先跟董卓打几仗,否则会被人指责别有居心。
董卓迁都、占据雒阳之后,袁绍认为时机已到,开始实施计划:扶植刘虞为帝。
袁绍认为自己的理由很充分:先帝刘恒指定的继承人刘辩被董卓毒死,传国玉玺下落不明,那新皇帝的人选就很值得商榷,你董卓扶植刘协,我袁绍就可以扶植刘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