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医署全力襄助之下,酒精终于赢得了兵部的认可。
然而,想要将其供应至九边,却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新组建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其中涉及诸多环节,从筹备原料、调配人手,到购置器具、规划流程,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预计得等到年中才能正式启动。
好在与孟星辰的合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不久之后,京师的大街小巷迅涌现出一款名为“炙金”
的美酒。
“炙”
,寓意炽热,仿佛熊熊燃烧的火焰,饱含着无尽的激情与活力;“金”
,象征珍贵,恰似熠熠生辉的黄金,彰显着非凡的品质与价值。
这酒不仅名字独特,品质更是上乘,口感炽热且温润,如同烈火与柔情的交融。
尤为难得的是,其定价亲民,普通百姓也能消费得起。
王清晨对这款酒更是报以极大的期待,特意在《大朔新闻》上为其大力推荐。
这一举动,或许可称为大朔历史上第一则正式的广告。
效果立竿见影,炙金一经推出,便在京师掀起抢购狂潮,瞬间成为城中热门话题。
尤其是王清晨还为其配上了一脍炙人口的诗词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自遣》唐·罗隐)
这诗与炙金的气质相得益彰,更是让这款酒名声大噪,引了一轮小小的文化热潮。
炙金的独特魅力在于其辛辣醇厚的口感,对于那些嗜好饮酒的豪爽汉子而言,无异于甘霖。
以往的酒水,大多口味寡淡,难以满足他们对酒的渴望。
而炙金的横空出世,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颠覆了京师的酒桌文化。
一时间,“无酒不成宴,不烈不成酒”
的观念深入人心。
短短几日,整个京师的酒楼、酒馆、酒肆,乃至寻常百姓家,处处都能见到炙金的身影,其拥趸遍布京城各个角落。
王清晨对吴国公府的实力深感意外。
他暗自思忖,若换做自己来操办此事,即便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达到这般成效。
吴国公府底蕴深厚,在商业运作上更是有着独到的手段与资源,能将炙金迅推向市场,并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
然而,事情的展并不像王清晨想象得那般简单。
炙金的火爆程度远远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怎么会没货?京中的存酒不是全都蒸了吗?你现在居然告诉我没货?”
孟星辰在府中焦急踱步,怒声质问前来汇报的伙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