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僵持后,鹿鸣狠下心来,羞红着脸,铆足了力气,大声吆喝了起来:“卖衬衣、袜子、耳朵勺、指甲剪、钥匙扣。”
这一嗓子喊出去,把自己给吓了一跳。
耿涛在边上也看着他吃吃的笑,说:“这喊出来的声音怎么听着不像你,不过,很动听,你多喊几声吧,马上就有人来了。”
鹿鸣剜了耿涛一眼:“什么事儿你都让我往前冲,就等着看我出洋相呢。”
耿涛装作没看见,低头收拾着摊位上的东西。
虽然这一嗓子喊得有点乱,有点头轻脚重,可还是起到了作用,远处有几个在街上溜达的人听到喊声也走了过来,先前闲聊着的那几个老年人见他们摆出了东西,也围了过来。
老人们把这些东西拿在手里,掂掂分量,翻来覆去地看看,问着价格。
鹿鸣和耿涛按开始定好的价给人们报着。
一个小脚老太太颤巍巍的说自己的耳朵里老是嗡嗡地响,应该是里边有东西了,早就想买个耳朵勺掏掏,可是村里的小卖部没有卖的,自己又出不了村,孩子们也不把她说的话当回事,今天正好碰上了。
老太太枯树般的手指哆嗦着从大襟袄里掏出来一块手绢,一层一层掀开包裹严实的手绢,找出来一个五毛的纸币递了过来。
鹿鸣看着老人老态龙钟的样子,觉得老人挺可怜,他想到了自己刚去世不久的奶奶,由于坝上天凉风大,奶奶也是一年四季穿着一件大襟袄,还用绳子把裤脚扎紧,一双小脚拖着沉重的身子总是那么颤巍巍的晃着。
鹿鸣犹豫着要不要老人的钱,迟疑着没有去接老人递过来的钱。
耿涛看出了鹿鸣的犹豫,小声说道:“你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捐赠来了。
赶紧收钱!”
鹿鸣只好伸手接了过来。
这老太太是他们生意史上的第一个客户,交易金额达五毛之多,这一刻值得被铭记。
果真是万事开头难,这老太太买了个耳勺后,围着的那些老年人也都开始选这些东西,买耳朵勺、指甲剪、袜子的人比较多。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卖了十几块钱的东西,鹿鸣手里攥着一把毛毛钱,心里安慰了很多,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也是有市场的,虽然货值低,但是利润比较可观。
在手里那些凌乱的钞票刺激下,鹿鸣早就抛却了羞涩,大声的吆喝着,耿涛偶尔也吆喝几声,这起伏的吆喝声也没了开始时的拗口,逐渐顺畅了起来。
老人们买好东西后,就纷纷散开了,又聚拢在屋子后檐的阴凉地上家长里短的闲话。
由于正值农忙时机,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地里忙乎,所以这女式衬衫和婴儿装一件都没有卖掉。
鹿鸣和耿涛看着围拢的人都渐渐散去,也再没人来问津花布上的货,俩人只好收拾东西,继续转战下一个战场。
中午的时候,俩人来到了另外一个村子,这时正值骄阳当空,强烈的紫外线把俩人的脸晒得通红,都用舌头舔着干裂的嘴唇,实在口渴难耐,去人们家要口水喝吧。
俩人把自行车放好,就去一户人家讨水喝,看到院子里有人进来,开门的是位热情的大嫂,他们说明来意,大嫂把他们让进屋里,给他们递过来一个水瓢,二人在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就咕嘟咕嘟的狂灌了起来,这井里刚打上来的水,甘甜清冽,俩人喝得浑身舒畅,每个毛孔都扩张开了。
一番牛饮之后,二人满足地放下了水瓢,和大嫂道着谢。
热心的大嫂问道:“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准备到哪里去?怎么渴成这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