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父皇问过我他贞观以来的得失,我按照舅父教我的回复,父皇下好像很不满意,还主动提起驰道一事。”
“我当时想都没想,就说此举劳民伤财,劝阻父皇不要修建驰道。”
“从这之后,父皇就从未主动召见过我,哪怕我按照舅父教的那般去请安、问好,父皇对我的态度也淡淡的,总不像之前那般亲热。”
“这……”
长孙无忌沉吟半晌,暗暗琢磨此事的利害。
“殿下,其实陛下修建驰道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大唐自贞观以来,南征北讨,疆域较之历朝历代都要广大。
若是没有一条贯穿全国的驰道,不论是驿站传递,还是兵马、粮草、赋税等转运,哪怕是商贾往来都会受到极大限制。”
“世人都抨击前朝隋炀帝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但你见谁抨击他修建大运河了?”
“运河之事虽劳民伤财,但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因为有着运河之变,南北货物才能流通,南北之人来往也更加方便。”
“因此,大唐确实有必要修建一条驰道……一条恐怕还不够,应该至少修建三条!”
“一条贯东西,一条贯南北,一条贯西域。”
“唯有如此,大唐疆域才能万年太平!”
长孙无忌说到这儿,故意停顿一下,给李治充分的思考和记忆时间。
“这些话你记在心里,等陛下再问你的时候就这样说!”
“外甥谢过舅父!”
“哦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我听说前段时间父皇亲自册封了一个男爵?”
自从贞观十年以来,朝廷一年都册封不了几个爵位,更何况李世民亲自册封。
因此,不仅李治注意到,就是长孙无忌也注意到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