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豪高声道,“休逞口舌之利!
既然你们愿意谈,就进我帐来!”
对面人答道,“你我高下分明,攻守之势一目了然,要我入你营帐是何道理?”
杨豪笑道,“当年绍兴和议你忘了吗?我金国为君,你宋朝为臣,就算宋朝皇帝在此,见了本使臣也该上前双手接诏。
你等如今在金国境内,在本使臣面前,不入我营帐是何道理?”
完颜达基低声提醒道,“大人,现在不能争执。”
杨豪回道,“将军不必担心,我自有主意。”
对方沉默片刻后回道,“我大宋皇帝亲自接诏那是尊礼守节,不像你等生自蛮荒之地,未及教化。
何况此时早已时移事异,你等已不复当年,我宋朝也不再软弱可欺。
如今你等身处死地,主帅仁慈,愿意给你们一个忏悔罪孽的机会,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否则营破之时,定然鸡犬不留!”
绍兴和议,戳到了宋人的痛处。
原本他们有机会一雪靖康之耻,无奈被朝廷那帮胆小如鼠的文人破坏,以致功败垂成,名将岳飞冤死,其他的主将也悉数被罢免流放,众多将士心灰意冷,回归乡里。
耻辱会激起对方的斗志,杨豪自知言辞之间有些许不妥之处,担心在众人面前说多了话,反而激怒了宋军,他们一鼓作气攻过来就遭了。
便高声道,“既然要谈,我们都拿出一些诚意,你不需入我营帐,我也不入你营帐,就在这两军阵前,席地而坐,畅谈一番,如何?”
对方没有及时回话,应该是商量对策去了,杨豪明知对方不可能进他营帐,却还是冒着激怒对方的风险高声说出来,目的只是想分开近距离对峙的双方,免得一时紧张,或是一言不合双方又是一番大战,到那时金军就再也没有逃脱此劫的机会了。
杨豪静静等待,他相信宋军不会拒绝。
在金国境内多停留一分,就多一分危险,他们本来的计划是趁夜偷袭,得手之后迅速离去,不留一丝痕迹,如今大白于天下,已是骑虎难下。
“好,就依你之言,在两军阵前相见。”
等待多时对方终于答话。
杨豪又道,“两军阵前毫无空隙,没有立足之地。
你们后退五里,才方便畅谈。”
对方随即回道,“五里?休要耍诈,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没门!”
杨豪笑道,“阁下多心了。
两军阵前空间狭小,刀剑之气如此之重,如何畅谈?我方再让一步,后退三里总可以,若你方没有诚意,不谈也罢。”
对方思考片刻道,“两里是最大限度,你若不谈,我便不谈。”
与现状相比,两里也算很远,已经是安全距离,杨豪觉得差不多可以跟他们谈判了。
于是应道,“好,就两里。
你方先后退两里,然后你我双方于一里之处相见。”
对方答道,“好,等你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