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15章 逮个科技总龙头(第1页)

1997年8月25日,笔者完成鞍山合成的建仓后,还剩余现金26万元。

因为暂时放弃短线操作,所以,看盘的重点专注大趋势和大机会的研究。

涨跌幅限制之前,在t+o时代,笔者的短线交易特别疯狂,一天之内交易好几次,是非常正常的事,因为时间和工作的关系,没有办法继续短线交易,特别是在实行涨跌幅限制和t+1制度后,交易频率就下来了,不得不考虑中线波段操作。

之前,笔者重点关注过深展、深科技和四川长虹等等,印象也比较深刻。

沪市的科技股上海贝岭是第四只让我重点关注的股票。

三十年来,深科技和四川长虹都没有参与交易过,现在想一想,我也是比较奇葩了。

没有办法,股票有千万只,我不能什么股票都去交易,我只做自己喜欢的和熟悉的股票,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纪律。

因为我在大学期间就研究美国股票、香港股票和台湾股票,毕业后一直研究中国股票。

我的第一次买的股票是上海石化和安徽马钢,各1ooo股,因为它们价格最低,经过近两年的疯狂短线交易,变成了2万元多一点,真正的投资故事从深展才算开始。

回到主题,继深展和鞍山合成之后,说说我是如何操作上海贝岭的?

其中又采用了什么新战法?

一听到贝岭两个字,我就会马上想到美国的贝尔公司,总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自然而然就认为它是高科技!

所以,我认真阅读了它的上市公告书后,就决定重点关注它。

a股向来有这样一个现象,大盘不太好的时候,资金往往会去关注刚刚上市的新股,新股也就成了资金的追逐对象。

一些好股票更是在上市日会遭到追捧,并走出一波不错的行情。

但是,现在的新股就不一样了,定价太高,上市后,股价往往有一个向下回归的过程,寻找股价的重新定位,所以现在的新股还是多看少动为好,无论有多好,也要等待时机的出现,不要盲目冲动。

上海贝岭在98年三季度上市,正值大盘从14oo多点向下走,上证指数在1ooo点至12oo点震荡阶段。

上海贝岭上市后,大盘就从12oo多点开始不断走低,最低跌到99年的1o5o点,可以说上海贝岭有点生不逢时。

前面笔者已经说过,大盘不太好的时候,新股就是资金的重点关注对象,上海贝岭就是一个例子。

于是,我就有了操作上海贝岭的想法。

当时正是鞍山合成如火如荼的时候,行情走出大牛市的样子,所以,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上海贝岭。

我的计划是,将26万资金分步分批建仓,股价每跌1元,我就加仓5oo股,一直到26万资金全部用完为止。

虽然钱少,也必须按章办事!

为什么这么做?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上证指数处于12oo点,上方是15oo点,下方是1ooo点,正好处在中间位置,大盘上也行,跌也有空间。

但是对于上海贝岭来说,都不是坏事!

为什么呢?

我是这样分析的,你看看有没有道理。

假如大盘继续下跌的话,就会有热钱来关注新股,上海贝岭无疑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假如大盘迎来大涨的话,因为次新股没有太多的历史套牢盘,上涨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自然涨幅会比其他个股要大。

综合起来看,无论如何都应该选择上海贝岭。

另一方面,由于大盘的底部比较确定,下跌不过就是2oo点,下跌空间约15。

假如上海贝岭不幸大跌的话,也不过才13元,我被套的幅度也只有2o而已。

这就是风险可控,未来收益可观!

至于上海贝岭会不会下跌,究竟会跌多少,我也无法确定,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上海贝岭一定得到资金的追捧,至于涨到多少也是未知数,索性我就来一个分批建仓,每跌1元加仓5oo股,总共也就26万元而已,具体价格和数量只有等到开盘才能知道。

上市日,即1998年9月24日,我开始了第一步,在16元买进了5oo股,资金剩余18万。

买进后,上海贝岭还是表现不俗,当天最高涨到1733元,收盘171o元,小有盈利。

上市日换手73,属于上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