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却是瞬间平复了郁结的心情,争取在接下来的行动中,谋取最大的名声。
名声,对于士大夫来说,就是资本。
他的声音刚刚落下,司空刘弘便越众而出,举起手中的紫绶金印。
道:“光熹元年八月辛未日改元昭宁,大赦天下。
太常马日磾为使者,吊祭陈蕃、窦武、杜密、李膺臣司空弘附议!”
司徒丁宫接着也出列:“臣司徒宫附议。”
三公之后,便是九卿、列侯,随着一名名的官员出列附议。
解除党锢的功劳,自然变成了被大家一起瓜分。
看着抢功的百官和公卿,刘辩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人,哪里有易与之辈。
袁隗的老辣和应变反应,超乎他的想象。
经过这一番动作,抢了不少的戏份和名声,再次站到了主场。
可以预见到,虽然是刘辩首提下诏。
但传到地方上,再加上袁氏的门生故吏添油加醋,定是袁隗功劳居多,邀买的名声也最多。
袁家将坐实天下士大夫领袖的地位。
但刘辩也没有太过懊恼,若是袁隗直接被气到病卒,可能也熬不到现在。
历史上,就算董卓夺了他的大权,此君依然表现淡定。
现在刘辩亟需的,是京官的支持。
自今日,如卢植及一些中立的清流,或者是真正的清流,定会坚定的站在他这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