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耽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盗匪横行。
以一人的出现,结束了这荒诞的数十年不见天日的乱局。
天下初定,四方升平。
开国皇帝赵成毅,认为前朝取国号为“耽”
有耽于享乐之意,是亡国的原因。
于是取易经六十四卦之首“乾”
为国号——亦称“大乾”
。
时刻警醒自己与后世子孙:“君子应以自强不息,开万世太平。”
大乾初立,国力积弱,需要修养生息,然边境时遭游牧民族与邻国侵扰,不堪重负。
因此朝内出现两个派系——左派与右派。
左派主议:应兴兵讨伐,震慑四方;右派驳议:国内积弱,应休养生息。
左右两派在朝堂之上互不相让,常常争得面红耳赤。
在朝堂下更是相互私斗,热衷于削弱对方势力,制造了不少冤魂。
京都邱家,原是世家大族,人丁兴旺,祖上曾有人在朝为官,官居要职,门楣烜赫一时——无奈得罪了朝中权臣,差点遭逢灭族祸事。
现在的邱家,人丁凋敝,仅剩邱建海一支独脉,为了躲避被戕害的命运,举家避走他方,远离了权力的中枢——京都。
邱建海成年后取了三房妻室。
二房有个傻儿子——叫邱明,一天说不上几句话,像个闷葫芦。
母亲在他七岁那年因病去世,幼小的年纪就失去了母亲的陪伴,渐渐变得寡言少语,不喜与人说话。
同年,三房为邱建海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取名邱莹。
大房膝下养育着一对双胞胎儿子——邱英豪与邱英杰,无心顾及失去生母的小邱明;三房又刚做母亲不久,接受不了有个大儿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