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熏香,久而久之,身带香气。
在刘辩看来,就是高富帅,有能力,爱喷香水。
虽然说,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大为吃惊,说:“这是王佐之才啊!”
,实际上是汉末世家常用的炒作手段。
在后世,荀彧的名声很大,但在此时,何颙才是真正的名人。
何颙年轻的时候和太秦陈蕃、清流领袖李膺关系较好,所以在党锢中受到迫害。
他改变自己的姓名,逃亡汝南郡境内,结纳豪杰。
大概率就是那个时间,他见到了年轻的荀彧,然后感慨:“王佐之才!”
这个在刘辩来看,就是何颙逃亡到了颍川,受到颍川荀家的庇护,最起码荀家也请何颙吃饭
于是何颙卖了个好,夸赞荀彧有王佐之才。
当然,这并不是说荀彧能力不行,大概率荀家的年轻人都来了。
作为南阳名士,和天下楷模李膺,以及太秦陈蕃做朋友的何颙,于是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考核,最终认为荀彧最厉害,所以夸赞他是王佐之才。
毕竟,何颙作为名士,也要顾及自己的名声。
而且刘辩知道历史,历史结果已经证明了荀彧的能力。
荀彧居中持重,处理军国事务,更像公司董事长。
曹魏阵营的能人,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等,几乎都是荀彧招聘的。
战略方面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并多次修正战略方针,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迎奉天子”
等。
战术方面,他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绝地翻盘的牌),奇谋扼袁绍于官渡(至关重要的决胜)等。
与其说曹操打败了袁绍,不如说是荀彧打败了袁绍。
可惜的是,因为曹操太迫切的想摆脱颍川派系,导致两人的矛盾不可调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