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劝他都不听。
林云舒不想耽误他学习。
只说已经找了族人帮忙。
小四见到几位堂兄真的过来帮忙,这才安心去上课了。
为了大家能早日知晓顾家饭馆的名头,林云舒早在开业之前,就在县城周遭传了消息。
纸太贵,而族中的纸还没造好,她专门找了些爱八卦的人给他们十文钱,请他们到处传。
此时农忙已过,地里的麦种都已种下,没有旁的休闲余乐,客人说城外十里的那个路口开了家饭馆,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就传遍城中大街小巷。
林云舒新盖的房子是根据两世的记忆杂糅的。
一进门就是饭馆大堂,专门用来招待客人。
想进内院可以从大堂穿堂而过,也可以从右侧门进入。
厨师已经有了,林云舒特地从族里叫了三个十六七岁的青年帮忙。
其中有一个还是族长的三儿子顾永辉。
这小子瞧着就很机灵。
之前在镇上一家客栈当过店小二。
接待人很有一手。
原先林云舒也没想让他跳槽过来帮她的。
可族长不放心,担心他们一家不知道怎么应付泼皮无赖,就将这个最机灵的三儿子派过来。
小二和厨师都有了。
只剩下酒水了,林云舒搜罗了附近几个镇子的美酒。
每样取些过来,供客人挑选。
这些酒家都是长期跟饭店客栈合作的,价格倒也公道。
腊月初一这天,林云舒的饭馆正式开业。
她之前就给县衙里认识的人都下了帖子。
李瑾萱是县令夫人自然不好亲自上门,但她早已请夫君在这日送上重礼。
师爷,张二猛带着几位同僚前来送礼,而后又很给面子留下吃饭。
书院放假,书生们途经此处,闻到里面香气扑鼻的饭菜,纷纷驻足。
一张四方桌,热辣滚烫的羊肉锅子摆在桌子正中间,中间有个圆形钢管将热气浓烟吸进去,直通屋顶,锅子底下跟桌子相嵌的地方是灶台,时不时有人在下面添火,其他三面坐着客人,自己动手添些新鲜蔬菜。
沾着酱,吃进嘴里,什么寒风冷气都消散了,只余下过瘾二字。
顾永辉笑眯眯地上前招呼,“几位客人是一起还是分开座?”
这里的桌子有大有小。
最大的可以坐十二人。
“我们一起。”
其中一人指着那锅子道,“给我们也上这样一个锅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