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超信心满满地立下军令状。
从宋思铭为杜如松四处奔走,甚至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来看,宋思铭是一个值得托付的领导。
他下定决心,要跟着宋思铭干。
宋思铭向东,他就向东,宋思铭向西,他就向西,坚定不移。
从永寿市区,到永宿县城,两个小时的路程,路上,刘锦超也没闲着,就青山古城的问题不断向宋思铭发问。
宋思铭则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单枪匹马来到王寨乡,但不能单枪匹马地干活儿,那样的话,累死他也干不完。
既然刘锦超主动请缨了,那他就把刘锦超当成左膀右臂来培养。
而在他们两人畅谈了一个小时的时候,小李也加入进来。
和刘锦超一样,小李也是那种头脑非常灵活的人,不然也不会跑到护士站装家属,而且小李就是王寨乡人,对王寨乡的了解,远超宋思铭和刘锦超。
他从一个王寨乡老百姓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让宋思铭有了更多灵感。
下午四点。
车终于开到了永宿县公安局。
“我是杜如松的领导,澜沧县王寨乡乡长,宋思铭,这是我的证件,今天过来,是来协调杜如松的事情。”
宋思铭进门之后,便直接表明身份。
而乡长的身份,也确实是有作用的。
“宋乡长,杜如松的案子,是刑警队,我帮您联系刑警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