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25章 雨过天晴(第1页)

俗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东边下雨西边晴,倒是无情却有情。

十年九旱的北方大地,每年都遭沙尘暴的袭击,那呼啸的西北风,飞沙走石、黄尘滚滚、搅动的视野茫茫,甚至天昏地暗,能把行人刮得步履踉跄。

曹拴牛不管天气好坏,在原野里摸爬滚打,抢时间播种。

几个来回,天地人牛与原野混为一色,连耳朵、眼窝、嘴巴、牙齿都塞满了尘土,那份辛苦,常人难及。

人常说“春风嚎破琉璃瓦”

,几场大风刮过,土壤中的水分渐渐变少,辛苦播下的种子,能否及时发芽,真让农家担忧。

谁都期盼老天爷赶快下一场及时雨啊!

肆虐的狂风过去了,潮湿的东风带来满天乌云,小海仰望天空,呼吸着湿漉漉的空气,呐喊道:“老天爷,快下点雨吧!”

曹拴牛说:“东风潮云西风下,兴许明儿个就有雨了。”

果然,办事,不懂得灵活变通,苟成艮忽视方便群众的重要性,吕耕田又捞不到半点好处,不仅不支持,反而处处刁难。

结果,把高中建在离村三四里的西荒坟,把医院建在离村二里的河对岸。

老百姓编出顺口溜来讽刺、发泄心中的不满——“西荒坟,西荒坟,离村三里不见人,古墓枯树夜莺叫,途中学生吓掉魂。

路是绕弯路,井是苦水井,酷暑汗如雨,寒冬怀抱冰,知识学多少,满肚西北风。

黄了,荒了,选址没选准,黄了多少人?荒了多少人?”

没过几年,该校就倒闭了。

留下那么大一处空院落,镇里办过挂面厂,村里搞过农牧场,但都寿命不长,最后张榜出售给暴发户孙谷雨,改造成一片果园子,总算有了它的使用价值。

这都是后话。

对于那座建在河南岸的医院,当初昂首村老百姓是这样形容它的:河南有医院,来去不方便。

条件啥没啥,医生架子大。

三片尽难耐(安乃近),两片宁疼死(使痛宁),救治不及时,小病成大病。

虽然有故意损贬的成分,但也道出了当时地址偏远、医风不正、条件不好、医术不精诸多问题,使该院几乎频临破产。

后来赶上了改革开放,又赶上了合作医疗,老一茬退休,新一茬补上,医疗条件改善,医生素质提高,可谓春风得意,焕发新生。

这也是后话。

且说曹小海上气不接下气,跑到河南岸医院,院内冷冷清清,十室九空,门诊室内只有谷莠大夫一个人坐在一把破椅子上打盹儿。

他推门进去,谷大夫睡眼惺忪地问:“干啥?”

答:“看病。”

问:“哪儿不舒服?坐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