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体制内混了十年,这点还是懂的。
所以,他是靠着皇帝的名份,以及自己坚强的意志将这件事情推行下去。
韩爌绝无可能和他硬杠!
但是有句话叫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他不能每次都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施政。
而且,这还只是涉及到一个人事问题,就引得韩爌这样做派,要是涉及到利益呢?
不过,他其实蛮希望韩爌刚才当面辞职,那他立即会批准。
按理说,辅辞职要有来有回,最少得辞职数次才会批准。
这方是阁臣的体面。
但是,辞职就批准,不是没有先例。
弘治皇帝登基后,成化朝的辅万安只辞职一次就被批准。
不过很明显韩爌没有上当。
…
…
小雨如注,顺着乾清宫的红瓦往下哗哗流淌着,雨势似乎变大了些。
韩爌板着脸出来。
李标、钱龙锡两人见状,心里一磕碜,赶紧问道:“韩大人,圣上是何意?”
韩爌摇摇头,“圣上执意以洪承畴为三边总督。”
李标、钱龙锡两人一呆。
李标是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时年四十多岁,性情要耿直的多,感叹道:“圣上不听阁臣之言,任性而为。
国事多艰啊!”
韩爌重重的叹口气。
当天晚上,京城的文官圈子里就有流言浮动:今上刚愎自用、威福自专,恐国事多艰。
消息慢慢的流传着,如水面下的暗流在涌动。
大明朝的言官们,向来是以能挨皇帝的板子(廷杖)为荣。
上书骂皇帝,那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大把的人愿意卖直邀名。
只要挨了板子立即就是天下名士,名望尽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