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干净,一年知县,十万银两,他当年也做过知县盘剥百姓,搞了不少银子。
要是哪一天,张溥看自己不顺眼,背后来那么一下,便也万劫不复。
周延儒帮吴昌时找回了憎恨厌恶张溥的感觉。
吴昌时求解似地问道:“先生,张溥这事做的确实不地道,他不但有先生的把柄。
许多文武百官的把柄他都有!
这,有什么办法破解吗?”
周延儒眼中寒光一闪:“果真不出我所料,他张溥居然花心思去搞这种东西,来要挟百官。
可惜他张溥也是聪明一时,宋朝就有人这么做,最后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愚蠢!
张溥拿这些把柄威胁他人的时候,也是张溥自身被威胁之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周延儒说的没毛病,你用别人见不得人的把柄去要挟威胁别人,别人在心里已经把你恨透。
怕字里面有“怒”
,一但怒不可遏,张溥的命也就到头了。
皇帝总牛逼吧,锦衣卫东厂的情报,这些文武百官什么德行,皇帝最清楚。
但是这种事不能拿出来直接搞人,这是阴谋,皇帝行的是正大光明之道,怎会用阴谋害人。
照着锦衣卫和东厂的情报去抓人,大明的官员要抓十之七八,哪有那么多崇高正直的大臣?
皇帝用这种方法去搞人,皇位也坐不稳。
就是百姓也有犯错的时候。
凡事都讲究和光同尘。
吴昌时这时候更加信服眼前的周延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