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 24 章(第2页)

然而真颜虽然富庶,人丁却远较其他部落稀少,甚至阳河部的残兵也比真颜部能够调动的所有战士都多。

此时已取代战死的梁轻侯做了西路大军统帅的彭千蠡判断,阳河部虽然战力还多,但是经过一场大战,已经被打寒了胆,反倒是真颜部的士气未颓,威胁更大,因此将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指向了真颜部。

兵贵神,彭千蠡yu趁前日大胜、士气高昂之机尽快袭击真颜部,在修整一日之后,便令大军再次向西突进。

青茸原西的巴彦产托,在蛮族语中意为富饶的水土,正是真颜部的夏场所在。

彭千蠡率大军开拔至巴彦产托东面三十里处下营,并派出斥候骑兵前去打探敌情。

打探回来的消息让彭千蠡吃了一惊,这些斥候未曾遭遇任何阻挡就接近了真颜部的帐篷,帐中的fu孺老幼如平日一般生活做饭,似乎战争是离他们很远的事情一般。

而一名游骑在潜伏了大半日之后,返回途中遇到打猎归来的一队蛮族牧民,其中一个扛着一头鹿的牧民甚至向他笑了一下。

根据随军史官的记录,彭千蠡当时“面色大变”

,当即下令后退三十里下营。

简单想来,彭千蠡纵然武勇过人,但是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凡是士兵,无论经历了多少cao练,只要没真正上过战场,见过流血死人,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老兵。

刚上战场的新兵,即使装备再精良,武艺再高强,都会恐惧,因此战场上活下来的往往不是那些最强壮的,而是最勇敢的。

正因为如此,蛮族人才是东陆的大敌,相比东陆那些征召来的可能连鸡都没有杀过的农民,蛮族人整天骑在马上,吃的是自己打来的猎物,最不济也杀过放牧的牛羊,他们是天生的战士。

然而,彭千蠡知道,即使身经百战的战士,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也会恐惧和紧张,可是眼前这个人数不甚多的部落,分明就面临着没顶之灾,却连fu孺都能保持镇定,过着正常生活,简直太恐怖了!

如果不是军事教育被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彭千蠡知道那不可能就是有什么陷阱在等着东陆的大军。

那么真颜部的后招是什么呢?

没有,他们没有后招。

抵抗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在拔营第二天的清晨,真颜部的使节到了彭千蠡的大帐中,递jiao了降书。

降书是用东陆文字写就,文法却颇有不通之处。

原来真颜部唯一会写东陆文字的合萨在扎罗木得一战中死在乱箭之下,主君瑞科只能召集起他的学徒们,试图拼凑出一份降书。

族内的牧民们听说不用打仗了,都很高兴,却不知道其实降书还只是几个人肚子里的腹稿。

在彭千蠡下令大军后退三十里的同时,瑞科才得知东陆人来得这样快,他们的斥候已经打探过附近的情形了,情势紧急之下,瑞科命学徒们连夜拼凑出了降书,派使节送往彭千蠡帐中。

等着大打一场的彭千蠡突然收到一份意料之外的降书,顿时不知怎么处理才好他从来没想过蛮族也会投降。

还是shè声卫中郎将管仲良先安抚了蛮族使节,又提议向尚在海安大营的白清羽请示。

根据《纪事本末》的记载,深恨蛮族的白清羽起初是不愿意受降的,他的忧虑是“若是连青阳部都跟着降了,还打什么”

,而苏瑾深则力劝白清羽接受投降,否则即使以胤军的势大,三面受敌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现在的战事还算顺利,可是一旦陷入僵局,不但前线的将士需要安抚,后方的宗祠党们未必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所以反不若接受投降,藉此分化蛮族,方为上策。

白清羽沉思良久,传旨封瑞科为“北顾君”

,算是接纳了真颜部的投降。

降书

大胤朝皇帝钧鉴

我真颜部世居瀚州,久慕王化,大军到处,我部望风而降,绝无抵抗。

今大君到部,我当倒履相迎,望君以慈悲为念,使真颜部得全领,则不胜惶恐之至。

我部愿为大军牵马执辔,以为驱策。

“独眼”

末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