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七阿哥的加入,两个月后,《百姓生活》杂志就每七天一期开始发行。
每次印刷四万份,有的省份远的,要大半个月才能收到。
这边七阿哥每日早朝后就到作坊工作。
为此,依黛哈特意把图书馆的二楼隔出一半做七阿哥的办公室,临街开了一门,进门就是楼梯直通二楼图书馆,而楼梯就像滑梯滑梯似得,在到了二楼从另一侧下楼的楼梯,就在作坊的院子了,属于户外明梯。
这个办公室很大很敞亮,依黛哈在里里面放了四张办公桌,七阿哥和穆安各一张,依黛哈表哥一张。
外面牌匾就写着:中维印刷出版社。
这天,依黛哈对七阿哥建议,如果有人手,可以建立一个商队,以京城为据点辐射各省市,每个城市都放一个据点,专门卖杂志,等成规模了,那往来信件和少量物品也可以代寄。
穆安听了是双手赞成,岳里图也认为可行,毕竟,两个四十左右的舅舅还闲着呢。
而依黛哈手里也有人,是谁呢,就是那一堆小乞丐。
依黛哈把城南那个已改成自己名下的房子给了那些乞丐住。
每个房间都打了一铺大炕,不到二十个乞丐,倒都住得下。
当初收编他们就是每人一天一个铜板,这是基本月利银子;如果打听到的事刊登的话,额外在给两到十个铜板。
这也许是最初的一批记者。
每人发了一支铅笔一个记事本。
当然知道他们基本不识字。
可是打听的事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特殊的符号记下来。
只要他们自己看懂就行。
并要求,每天晚上到图书馆一楼跟着姐弟俩的弟弟学半个时辰。
依黛哈是在晚上饭后闲聊时提的建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