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既然是初级小学,未来还会有中级学校,高级学校。”
“第四,孙臣这所学校是免费的。”
“另外,”
朱允熥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双手呈到朱元璋面前接着说。
“孙臣的学校计划设置六个年级,一年级招收七至十岁的孩童,学校每个年级招收四个班,每个班约五十至六十人。”
这是朱允熥参照穿越前的小学设计的。
“学年末考核成绩合格者可以升入下一个年级,考核不合格者将劝其退学。”
开玩笑,又不是九年义务教育。
老子自己花钱管吃管住管你们读书,这样都不珍惜,那你还是趁早拜拜吧您嘞。
“孙臣计划开设五门功课,分别是语文、算数、思想品德、体育、劳动。”
关于语文这门课,朱允熥的想法是,虽然不希望学生们像那些老学究一样咬文嚼字。
但是学习好这门功课,对于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很重要。
而理解和表达能力,是人际沟通的重要技能。
至于数学课,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也能够很好的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那就是朱允熥要夹带的私货了。
他对于未来这些学生的人品还是有要求的,他希望能教育出一批求真务实,大公无私的人。
在明朝二百多年,特别是明朝中后期的历史上,有太多像温体仁、钱谦益那样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却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卑鄙小人。
“这体育和劳动课是何意啊?”
前面三门课老朱能理解,后面这两门课他没听说过。
“体育就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朱允熥解释着。
“嗯,这个好,少年强则国强。”
这一句老朱还没忘。
“至于劳动嘛,孙臣希望这些学生不要忘本,要学会自食其力,每日会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忘本,自食其力,这个好啊!”
朱允熥这个想法朱元璋是欣赏的。
老朱当了皇帝之后,把皇宫改成菜园。
经常带着自己的嫔妃、子女们亲自动手播种、施肥、浇水、采摘,就是为了表示自己的不忘初心。
他还定下规矩,每年都要选派一些自己的皇室子弟,布衣麻鞋,徒步走回凤阳。
沿途的官员不得接待,这也是为了让皇子皇孙们能够体察民间疾苦。
“荒谬,一派胡言。”
站在旁边听了半天的朱允炆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驳斥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