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第一步就是先蒸馏酒精,有了思路,郑雄继续翻看,不过其他的都是一知半解,只能略过。
看到下午,病例翻完。
思路是有的,现代医学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问题就是解决出问题的部位,直接嘎了。
不过就算有酒精消毒,风险依然很大。
不过可以考虑的,急性病不及时处理,就是要人命了,比如阑尾炎。
一步步来,先弄好酒精。
天色不早,先回家。
第二天,郑雄叫来了赵三,拿出钱叫赵三去买酒。
特地嘱咐,不用买好酒,什么酒都行,一贯钱,能买多少买多少。
又叫来了王二,让他把他的发小叫过来,再把吃饭的家伙带上,物料也带一批。
路上顺带带一口大铁锅回来,再带一些铁皮。
吩咐完后,两人出了门。
中午,两人陆续赶回来,赵三带回来五十斤酒。
大概十文钱的粮食能造出来一斤酒,价格涨了一倍,王二带了张一和一堆工具。
郑雄在后院随意找了个地方,和几人弄了個小型灶台,用石头垒起来,和了些泥巴,糊起来就算完事,再架上锅。
铁皮围起来密封,上方再弄个管道,蒸汽流通再经过冷凝出来的就是高度酒了。
四人忙活了一下午,郑雄也嘱咐他们明天再来。
第三天,正式开锅,倒入粗酒,然后就是小伙慢熬,酒精沸点78度左右,就这条件也估不出来,只能慢熬。
慢慢的酒香越来越浓,冷凝管道开始一滴一滴的往外出酒精,上午忙到晚上,郑雄难得的加了个班。
五十斤酒出了二十斤高度酒,又将这二十斤高度酒蒸馏了一遍,最后也就十七八斤了。
一次蒸馏的酒还留了一些一斤左右,主要是拿来做个比较,比较最好的方式就是喝了。
白天就很多人进来问情况,都被郑雄打发走了。
虽然大家的经济状况都不太好,但是爱酒的老餮还是不少。
吴忧上白班,是没这口福了,剩下的喝酒的都被叫了来。
主要就是比较一下,听听反馈,蒸馏效果要是不大,就不费功夫了。
();() 每人面前放了两小杯酒一小口,也不是让他们来专门喝酒的。
副医师和一众医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一时间咳嗽连连。
习惯了低度酒,高度酒一冲,难免不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