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子才疏学浅,让老太师见笑。”
蔡京这才不情愿地淡淡笑道:“衙内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地,出人意料。
这一题衙内通过了。”
高俅大喜,替高展深谢蔡京。
童贯也假模假样地恭喜高展。
蔡攸又拿出那张小纸条,看了看第二条题目,暗想道:
天下皆知我父喜好书法,你投其所好、想好了拍马之词,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第二道题目,想必你无论如何也猜不到吧?
蔡攸清清嗓子,笑着说道:“高贤弟的高论让愚兄受益匪浅,舍妹听了也定然喜悦。
下面请贤弟听一听这第二道题目:请‘即景作词一阙,不限词牌’。”
“作词?”
高展有点懵。
“对!”
蔡攸察言观色,暗自得意,“即兴挥,作词一阙,贤弟大才,必能信手拈来。”
信手拈来个屁!
高展暗骂。
谁会作词啊?
二十一世纪流行段子,说段子倒是能信手拈来,荤的素的都行。
作词?屁也不会。
算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既然不会作词,不如实话实说,省得当众出丑。
想到此处,坦诚一笑:“实不相瞒,我于吟诗填词一窍不通,这道题只怕过不了关,就当认输吧。”
蔡攸心说怎么样,就知道那道题是蒙的吧?
换道题就露馅了。
“贤弟玩笑了,刚才赋诗点评,出口成章,才华横溢,这会儿请你作词,怎么又说不懂呢?
“难不成,你刚才的点评都是找人捉刀写就,背好了再来应付太师府的吗?”
“小弟哪敢”
,高展从容应答,“我都不知有考试环节,又怎么可能提前准备?实在是不通诗词,深怕贻笑大方。”
“哎,此话不妥。
既然是考题,还望贤弟不要推却。”
瞧瞧,推还推不掉,认输都不行。
高展犹豫,只好说道:“既然如此,容我稍作思考。”
高展在房间里慢慢踱步,脑子里飞旋转。
他在想南宋有什么名人名作可以借来应付。
许多南宋大家在高展脑海里飘过: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岳飞……
许多闪亮的词句流星般划过深沉的记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