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此前曾与新罗人在暗中通信,但新罗人靠不住!”
赞婆说道。
“唐人虽有远交近攻的说法,但我吐蕃与新罗的距离过于远了。
一旦事有不虞,新罗人必定会供出我们作为挡箭牌!”
“茹本何以确定?”
一使团成员问道。
茹本是赞婆在吐蕃的官职,茹等同于吐蕃的军区,整个吐蕃也只有五茹,茹本为长官。
在赞悉若继任大论(大相)后,赞婆和钦陵皆任茹本。
“因为若我是新罗人,便会这么做!”
赞婆答道。
对新罗和吐蕃来说,双赢的选择自然是双方一同起兵,让大唐东西难顾。
但只站在其中一方的视角,毫无疑问将祸水东移,让对方承受更多来自唐人的压力,才是真正的双赢——赢两次。
使团成员听了,只觉得非常合理。
完全想不出辩驳的理由。
赞婆最后总结道:“为今之计,只有趁着唐人还没有现我们与新罗暗中的联系,尽快赶回吐蕃!
你们可有什么要说的?”
使团一众成员相顾无言。
他们能说啥?反对?嫌自己一个脑袋太多了吗?
赞婆位高权重,自有办法逃回去,可他们就得留下来了,一旦事情泄露,他们就得承受唐人的怒火。
可赞婆话,自然没有他们拒绝的余地,在吐蕃,因英勇而死和因怯懦而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
未久,吐蕃人便联系负责官舍的小吏,带他们的七八个使团成员和奴仆前去购买些物资。
待到东市,一处西域商人开设的商肆处,其中一个奴仆便趁小吏不备在同伴的掩护下躲入商肆,马上,商肆中便出来一个装扮相同、模样相似之人低着头继续混迹在奴仆之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