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左手捏稳火石,右手捏住火镰,把它俩凑到简易灶里堆的枯草旁。
那枯草都是处理过的,把最易燃的穰扯下来,弄成一堆。
火石跟火镰用力击擦,擦出的火花就会溅出来。
只要溅到易燃的穰上,鼓起腮帮子轻轻一吹,火花就会变成暗红色的火头了。
再用这火头,引燃火縻子,它就能变成明火了。
把长颈鹿奶倒入陶罐里,着它涨开之后,李懿君就把这些奶全喝了下去。
虽然没法拿给爹和奶奶喝,但她喝了,就不会饿了。
也能节省家里的粮食。
也算是一种“曲线救国”
的办法吧。
喝完奶,她细心地把木盆里还剩的一点水,直接浇到火里,把火淋熄。
再刨了个小坑,把灰烬和烧得有些发黑的石块一起埋进去。
只热个牛奶,花不了几分钟功夫,也起不了什么烟。
把“罪证”
一掩盖,完全是神不知鬼不觉。
就算不幸有人发现了,跑过来查,她还能躲进核桃里呢。
日子就这样忙碌而充实地一天天过去了。
而她爹虽然已经走了二十来天了,但粮种却在不断往回寄。
头一批粮种,是在他走后十天左右寄回来的。
数量不多,只有四大麻袋。
一麻袋也就只有180斤。
粮种是寄回公社的。
牛记走之前,就已经吩咐好了,粮种一到,直接入粮仓。
而社里的民兵连,荷枪实弹地三人一组,日夜轮班守护这些救命粮。
这时期,民兵都是人手一杆枪的。
用的是56式半自动步枪,是政府56年仿苏联的半自动步枪造的武器。
有些民兵手里甚至有鬼子的三八大盖步枪,当然了,这种就是解放前的战利品了。
幸亏有强悍的民兵在,没人敢去粮仓抢粮、偷粮。
而没过几天,第二批粮种也寄回来了。
还是四大麻袋,还是同样规格180斤的重量。
到社里都出动民兵了,又到东西入了公社粮仓,这让二队队员们心里都燃起了希望的火把。
事实上,这会儿,全国各地到处都在闹旱灾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到处都是人心惶惶的,生怕这旱灾过境,连这个水旱由人的地儿都不能幸免。
到这一袋袋粮种入了公社的粮仓,不止是二队的人心安了,其它三队的人心也安定下来咱们公社的牛记还有李队长确实是个本事人。
就算发生了灾害,人家指不定也能给大家伙儿带来条生路。
不过,虽然心下安定,农人却是数千年来,都是天吃饭的。
传出旱灾的消息后,大家心里都在怕,既怕旱灾会卷过来,又怕自家的存粮不够吃。
而最怕的,却是出现人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