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过我半个头顶。
楚王放手让他开始处理一些政事,而我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助理。
因此,去年他们给了我一个官职,叫翰林院修撰。
这个是专门授予新科状元的官职。
如今,却给了我。
清流多出身翰林,翰林实在是个清高的场所。
而这里的侍讲也好,学士也罢。
很多人即便没有给我上过课,也听说过我的劣迹。
上课睡觉,看话本,吃零食,偶尔打打架什么的。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除了画还可以勉强入目以外,其他的,估计让他们鄙视都不配。
总而言之,我这么一个靠陪着皇上吃,喝,睡的三陪人员进入翰林院,绝对是翰林院的耻辱。
我走进翰林院,那就是废材走进天才中间,一只黄毛癞痢鸡跑进了丹顶鹤窝里。
爷是什么人,那些经史典籍谢谢你一家子,老子才不稀罕跟你们一起编呢!
我就跟着梁璋,办好他的事情。
顺带利用自己的职权,私下里做好生意就是了。
这三年里,我家阿爹也从地方进入中央,成了工部侍郎。
这样我偶尔留宿宫中以外,基本上下班就回家了。
阿娘一直跟我说,我快长大了,该考虑用什么方式抽出身来。
我是不乐意的,我平时工作做的很欢乐,我跟男人比至少还有几样拿得出手的。
跟女人比,那肯定完败的。
就这样糊弄糊弄过去就是了,好在阿娘也忙,没多少空天天盯着。
那天下午,楚王又出去跟他女朋友幽会去了,留下了梁璋同学一个人看折子。
能批的皇帝陛下都已经处理完了,他自己下不了决定的,得等他叔一起回来商量。
有一本折子是写泉州府那里最近走私猖獗,治安混乱外加税收等诸多问题了。
楚王虽然不是穿来的,邓爷爷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而楚王千岁两年前在东海边画了个圈。
泉州府是第一个开海禁的地方,才两年功夫,所以问题林林总总。
总有大臣要求继续禁止贸易,叙述种种开海禁的弊端。
如果这个地方不治理好了,全面的开海禁就是个梦了。
而作为一个前世从事商业,读过ba的人来说。
海禁对整个中国产生的消极影响我是知道的。
这个朝代虽然和我前世并不是很一致,但是发展轨迹看来几乎是类似的,实行海禁也有将近一百多年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