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位三边总督孙大人,一直都不买大都督的账。
“无妨。”
陈然对此并不在意“也是时候收拾那些流寇了。”
“给孔有德,还有尚可喜传令。
让他们渡河去陕地,平定流寇。”
“再唤朱来同来大都督府,让他领两万人马去镇守山西。”
他对产生流寇的环境表示同情,因为这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们,为了活下去而爆发出的求生意志。
只是流寇带来的危害太过于严重,必须要尽早的平定下去。
流寇就是蝗虫。
他们不事生产,走到哪里就吃光哪里,抢光哪里,烧光哪里。
甚至于,还要将当地所有人,全都裹挟起来带走,形成滚雪球一般的庞大规模。
();() 流寇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长时间难以恢复的那种。
“整个陕地都已经被他们祸害的不成样子。”
朱来同入了书房,陈然就将相关的卷宗递给他翻看“最近更是有东进山西的打算。”
“这是必然的事情。”
朱来同也在大都督府挂了个右都督的衔职,自然能接触各类军报“陕地已经被折腾光了,流寇们除了黄土什么都抢不到。
继续在陕地流窜,只能是全部饿死。”
“他们肯定不愿意饿死。”
陈然微微颔首“唯一的选择就跳出去。”
“北边的大草原,步卒为主的流寇们,是不会去招惹马匹众多的蒙部的。”
“西边全是山,比他们更穷困。”
“西南入川蜀倒是个好选择,蜀地富裕。
只可惜路途难行。”
“东南进中原也是個好选择,活动范围与视野,一下子就打开了。”
说到这里,听着的朱来同立即点头“可孙传庭带着秦兵守着长安潼关,无论是去中原还是去川蜀,流寇们都过不去孙传庭这一关。”
他顿了顿,看了眼陈然的脸色,这才补充“孙传庭此人虽是文官,可打仗的本事还是挺厉害的。”
陈然却是摇头“你说反了,他打仗的本事一般,做文官的本事却是挺厉害。”
朱来同非常配合的露出了疑惑之色,等待着大都督为自己解惑。
“他打仗的本事真的一般,就是堵,堵流寇的路。”
“但是他能打赢,是因为他做了文官真正该做的事情。”
“整顿陕地,借着大旱与流寇,肃清了上上下下二百年来盘根错节的吸血虫,减轻了压力与负担。”
“开设军屯,招揽流民进行军屯生产,不但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粮食,更是断了流寇扩大规模的基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