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八乡的乡亲要是得空,赶路也要来凑个热闹。
因此村民们各个热情高涨,抢着吃了晚饭就来占位置,有的人甚至端了饭碗就过来了,咯吱窝下还不忘夹着一张板凳。
谢芸锦一行人来得晚,只听晒谷场上吵吵嚷嚷,好不热闹。
“方红星,你给我跑慢点儿,摔着了又得哭”
“二胖你先帮我占个座儿,我去放个水就回来”
“谢知青,我帮你占了个座,前排,包管你得清楚”
“诶这是我们家的位置,没这一排板凳都是我家铁根打的么”
谢芸锦哭笑不得,没理那些献殷勤的小伙子,和知青们找了个边角的地方。
这时,不远处传来汽车鸣笛的声音,村民们寻声去,精神大振“解放军同志来了”
“是解放军同志”
军绿色的皮卡在土路上颠簸着驶来,一辆辆整齐地停在村民们面前。
车门打开,英姿飒爽的军人们齐刷刷地下车,动作有序,整齐划一,仿佛像是在他们操练一般,给人以兴奋和肃穆感。
真帅啊
谢芸锦踮着脚小跳几下,穿过黑压压的脑袋找到熟悉的身影。
那人和自己平时见的模样有所不同,号令队伍的时候雷厉风行,眉目如同出鞘的利刃,挺括的军装穿在身上,宽肩窄腰,严肃冷峻,叫人移不开眼。
很快,队伍齐整地列在晒谷场上,一个中年男子握住方中华的手寒暄几句,又冲着村民们亲切地打招呼。
谢芸锦琢磨着这人一定是做思想工作的,短短几句话就拉近了关系,气氛一下就又热闹起来。
诗朗诵的节目安排在第一个。
没有搭台,观众们簇拥在一起,越后排的人就站的越高,甚至有人爬到了小道旁的大树上,占据着绝对视野。
谢芸锦今天也穿了身军绿色的衣裳,乌黑的长发梳成一股麻花辫,雪肤红唇,一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哇,这个姑娘可真漂亮”
“是知青吧,一就是城里人家养出来的孩子”
“谢知青,加油啊给咱们江渡村长长脸”
突然一声喊叫引发了众人的哄笑,谢芸锦着底下灼灼的目光,突然就有些紧张。
她微红着脸,胸腔里的心跳也有了强烈的存在感,手心冒出一点细汗。
忽然视线一错,高挑的男人站在并不显眼的位置,冲她做了个嘴型。
谢芸锦心中微定。
角落里的张彩花也朝她比了个手势。
谢芸锦长舒一口气,已经烂熟于心的台词脱口而出。
这首诗是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日子写的。
慷慨激昂,一字一句都倾注了对“她”
的热、对伟大之人的称颂以及对每一个抛热血并为之奋斗的人民的赞扬与感念。
观众们霎时间安静了下来,听着知青们抑扬顿挫、充满情感的朗诵,许多人都想起了往事岁月,一时间心中激荡难平,谁都没有说话。
等谢芸锦念完最后一个字,话音好似还在她耳边环绕,久久未散。
人群静默了几秒,不知道是谁鼓起了掌,然后接二连三的,掌声连绵不绝,如雷震耳。
“好”
“娘的给老子眼泪都念出来了”
谢芸锦着底下激动的人群,和男人撞上了眼神。
她眉眼一弯,笑容如同春日里盛放的娇贵花,明艳动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