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了想,摇头道:“嬷嬷,孙家族老和县衙都偏向孙家,那样你受罪不说,只怕会让孙家破罐子破摔。”
她细细地解释道:“金大少爷还没有正式下聘礼。
孙家缺钱,要是等不起三年,只怕会给表姐另择婚事。
外祖父给我定下的人家,想来家底殷实。
从前表姐能嫁进富金家,自然看不上我的婚事。
可今时不同往日。”
章嬷嬷恨得咬牙切齿:“那也断不能把婚事让给她!
姜氏无族人,没人能替您做主,这桩婚事是您唯一的倚仗。”
“嬷嬷,若这桩婚事真的是我的倚仗,但凡夫家偶尔派人来问候我,孙家也不会肆无忌惮地将我们遣来迢山。”
姜月窈看着章嬷嬷,轻声道。
这样的未婚夫,远不如相识不久的十一。
纵使十一不通世情,可他随心而为的举止,让她感受到的,皆是暖意。
她看得这样清明,却叫章嬷嬷心头大恸。
她的姑娘,还没满十五岁啊。
“那可怎么办啊?”
章嬷嬷的心头涌上一阵绝望。
听到章嬷嬷绝望地问,姜月窈一时没有说话。
是啊,她又能怎么办呢?
姜月窈怔怔地看向还没来得及收拢的香箱。
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榉木箱,打开的这一层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十二个最普通的小白瓷香盒。
这里面装着她千方百计搜罗来的常用香材,大多已经晾干、磨成粉或是碾成花泥。
她不用打开,就能知道每一个香盒里装着什么香料。
她熟知它们的香味。
她想起十一的话“胡说,他们都没闻到。”
“你的鼻子是很灵。”
那是她这七年来第一次获得外人当面的认可。
她犹记得那时悄然浮上来的小小骄傲——而那时,十一甚至不知道,她还能用随处可见的香材,制成足以补贴家用的香丸呢。
一念之间,从暗到明。
她没有那么无所依。
姜月窈缓缓地吐一口气,下定了决心:“嬷嬷,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法子。”
她看向困惑的章嬷嬷,认真地道:“溪源香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