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78 大结局(第2页)

当时,李隆基建有大功,而李成器则是嫡长子,都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

李旦为此犹豫不决。

李成器以“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

为由,主动辞让太子之位。

刘幽求等政变功臣也大都支持李隆基。

李旦遂立李隆基为皇太子。

内禅退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后,政治势力日益增长,成为太平公主干预朝政的主要障碍。

太平公主为了长保权势,便想更易太子,于是在朝野散布流言,声称李隆基并非皇帝嫡长子,没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但因李旦公开宣谕平息流言,未能得逞。

她还在李隆基左右安插耳目,监视他的日常行为,并与窦怀贞等大臣结为朋党,密谋加害李隆基。

后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矛盾逐渐公开化。

她甚至将宰相邀截在宣政殿光范门内,暗示他们应当劝皇帝改立太子,遭到宋璟的严词拒绝。

景云二年,李旦听从宰相姚崇、宋璟、张说的建议,命李隆基监国,并将可能威胁到太子地位的李成器等诸王全部削去兵权,同时让太平公主迁居蒲州。

但太平公主却到李旦面前哭诉,不但留在了京中,还将姚崇、宋璟贬出了朝廷。

后来,李旦又欲传位给太子,虽在群臣的谏阻下未能如愿,但却将政务全部交给李隆基处理,自己仅掌握军务、死刑的处决权,以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

先天元年八月,李旦因彗星出现,禅位于太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但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权以及重大刑案的裁决权。

他每五日在太极殿接受群臣的朝贺,仍旧自称为朕。

而皇帝李隆基则只能自称为“予”

当时,太平公主依仗李旦的信任,在朝中仍拥有强大的势力,七位宰相有五人出自她的门下,文武百官也大都依附于她。

她公然提出要废掉皇帝,因宰相6象先反对而未遂。

后来,李旦有意遣皇帝李隆基出京巡边,但最终却因故延期,将日期改为明年八月。

先天二年七月,李隆基为夺回皇帝应有的权力,抢先动先天政变,率羽林军袭杀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太平公主党羽,随后赐死太平公主。

李旦初闻变乱,与宰相郭元振登承天门避乱。

他得知李隆基已扑灭太平公主的势力,遂下诏宣布窦怀贞等人的罪状,而后正式归政于皇帝,退居百福殿,颐养天年。

至此,李隆基终于掌握了全部朝政。

这是后话,也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轶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