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郑两人要寻旧友拜访,秦鸣鹤便和孙妙妍、张伟一起,跟随孙清往汶上赶,秦二壮早就在秦鸣鹤中试第二日就已返乡。
来时平平安安,归途也是风平浪静,等到了离县城四五里处,县学的学役笑着对几人道,“孙老爷让几位相公,寻个僻静处换了衣裳再入城”
。
秦鸣鹤有些不懂,张伟笑道,“我等几人换罢,还是去文昌祠?”
“张相公说的是,历年都是如此”
,学役见张伟明白,自己也不多言,又跑了回去。
张伟让车夫寻了个靠近的村庄,花了几分银子让农家的农妇烧了锅热水,关起门来几个新秀才擦了身子,换上新袍。
等几人出门,农妇喜得大门牙都见了天,直嚷嚷的家里落下来三颗文曲星,日后定是文运昌达。
等车夫驾着马车靠近城门,秦鸣鹤看了眼车厢里的红绸布和六朵红绢花,忍不住皱眉,“果真是要披红簪花?”
“我唬你作甚?”
张伟哭笑不得道,“我听蒙师讲,宣德年间以前,这绢花还是宗师簪的,后来慢慢地便是有教谕或是教授来簪”
。
“那这红绸呢?也是教谕来披?”
怨不得孙清先行,原来他还要回去做准备。
“都是教谕来做,咱只管备好就行”
,张伟道。
文昌祠离得并不远,从南门进走不过一刻,行不多久,秦鸣鹤就听得外面锣鼓喧天,透过车帘看去,文昌祠外站满了人。
几声锣鼓响,有人高呼,“汶邑山川蕴灵,圣人出仕,沿流溯源,文德日昌,人杰地灵,秀才公得胜回邑喽”
,众人都跟着欢呼。
三人赶紧下了马车,团团作揖致谢,孙清领着两个训导上前,从小厮手中接过红绸,给三人披挂起来,又接过绢花,给三人左右鬓角各插一支。
进了祠中,秦鸣鹤见得便是秦家人和夏家、顾家、申家,他略略点头,随着学役入内拈香叩拜。
等几人拜毕,三人出来各见自家人。
秦鸣鹤跪在地上给秦老汉和夏立言磕头,秦老汉抖着胡须,两眼含泪不住声地喊着“乖孙,乖孙”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