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顺哲轻笑两声,“中庸言,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
“因宋学士‘不敢稍逾约’,故而都传其乃守信志诚君子,人都信服,所以‘人多以书假余’,大学士名声渐响,得人引荐,后来更是‘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见顾亮似有明悟之色,顾顺哲继续道,“‘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此乃孝,‘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此乃礼,‘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此乃智,‘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此乃勇”
。
“此五德具备,声名远达,世人俱以为君子,自然愿意结交相助,或是援资,或是引荐贤师,声名日隆而‘幸预君子之列缀公卿之后’”
。
“若无名声所赐,其又若何?怕是求不得书,也认不得高士,早就困顿于破屋烂舍,穷极于薄田瘠土之中,惚惚然泯灭如众”
。
“故而左传言,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如今为父相助,秦家小儿得了名声,他若有志,自是顺遂”
。
顾亮彻底明白过来,钱财都是小事,唯有得了好名声才是大事,只有这个才是真正的大礼包,这也是顾顺哲帮着扭转秦清名声的根本目的。
名声显达不识而知,居高声自远,岂不是是藉借秋风之威?
“若是秦家小儿无志呢?”
顾顺哲笑了笑,“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他有志无志与你我何干?”
顾亮微微一怔,他爹如今愿做个善人了?抬头望去,见顾顺哲捏须微笑。
低头凝眉知道自己是想岔了,再是详神细想,方才明白。
秦家小儿无志则于顾家而言,没有一丝坏处,无非是浪费了他爹一片口舌。
若是有志而出人头地,自是熟读经典,也就知道这份口舌之重,只要不是狼心狗肺之人自是要回报的。
再往深里想,有朝一日秦家小儿得势,行虎狼之事,若是知道了他爹到处说他“灵童子”
一事,怕是要怀恨在心下死手。
升米恩斗米仇之事历来不少。
这般细细想来,他爹这才是大音希声,于无声处藏惊雷。
顾亮忙是站起身,躬身道,“儿子受教”
。
“好,好,快坐”
,顾顺哲见顾亮如此姿态,知道他已经领悟,沉吟片刻,“非悟不能自专,如今你大兄也就那般出息了,为父也日渐老去,你既然不再参加举业,助几个童子、士子,所费多不过几十两,若是成了助力却是不小”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朝最真实科举请大家收藏:(91919191)明朝最真实科举更新度。
“儿子明白”
,顾亮点头。
“你定要切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祸患之灾,起于忽微,万万不可小觑”
。
“儿子谨记”
,顾亮脸色端正,起身回道,可生可死唯一念。
为我所用者,生。
两人闲谈片刻,顾亮突然问道,“爹,秦家大郎和二郎年纪相差不大,大姐儿怎嫁给了秦大郎?”
顾顺哲一愣,“你怎会问起此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