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为了让赵公子考功名便当些,于是举家迁到京城。
一路本平安无事,孰料临近京城时在郊野遇到贼寇,幸而有义士相救,贼人被赶跑,举家方逃过一劫,只是财物已被抢去了大半。
赵昌庭夫妇年岁已大,如此身心受创,来京后一年间,也便相继病逝。
赵公子年仅十四,虽父母临逝前让他去苏州投靠杨家,他却不想去寄人篱下,只口头应下了父母之遗愿。
待安葬好父母,已是茫然无依,也无心再考功名,想着父母皆是染病去世,自己却毫无救治之法,心中悲痛之下,便决然屈身在京城一家医馆做起小厮,就近刻苦学医。
一晃几年过去。
因赵家也留下一些家底,如今几年下来,赵公子医术也大为精进,便自行开了一家医馆,名曰:济人堂。
黛玉听完叹道:“想不到他也是坎坷重重,命运多舛。”
湘云也道:“我本以为他们家是攀权附贵之人,却原来有这样一段苦难。”
林忠亦叹道:“我们何尝不是和云姑娘一般想的?几年来杳无音信,必是不想认柳儿了,殊不知竟是如此结果。”
黛玉对杨柳说道:“既是这样,我们也再不多心,你便将那赵公子请了来吧。”
林忠忙道:“还是我去吧,马车就在外头。”
待林忠出去后,黛玉问杨柳道:“你看这赵公子为人如何?”
杨柳笑了笑,答道:“他医德颇好,待人谦和有礼。”
湘云笑道:“悬壶济世,自是董奉善行。
你无需讲这些,只说你意下如何?那婚约可还做不做数了?”
杨柳霎时红了脸,低声道:“云姑娘怎么忽问起这个?”
湘云只是笑,又说道:“你们可是定了亲的。”
杨柳脸色已是红透,黛玉忙笑道:“云妹妹,别打趣她了。”
说着朝湘云眨眨眼。
湘云见被黛玉瞧中了心思,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黛玉因见杨柳心思已飞远,也便不问她绣庄的现况。
四人吃了些许茶点,说了一回闲话,便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转眼间,林忠已带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林忠指着那年轻人对众人介绍道:“这位是赵公子。”
那年轻人忙向众人作了一个揖,道:“小生赵明轩,见过各位。”
黛玉稍加打量,见这赵明轩面容俊秀,器宇轩昂,又有一股温文儒雅,不似那平庸泛泛之辈。
又见杨柳见到他进来时,神色有些腼腆,却又掩不住悦然,心里也明了她意。
黛玉请林忠与赵明轩皆落了座,便与赵明轩言谈了几句,也都是问起他之前的经历。
赵明轩谈吐文雅从容,可见其受过良好教导;又因少年命运多舛,眉宇间又添了一份坚毅。
他也并未深谈他年少时受过的那些苦楚,更多的是向众人阐明他已故的父母及他自身,对他与杨柳二人婚约的诚意。
湘云忍不住问道:“为何你来京之后,连信都不曾有一封写去杨家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